室內設計案 / 老公寓翻新.巷弄裡的溫馨小窩 Part.2
著手設計老公寓的經驗比新成屋多很多,其實很多老東西都很有味道,只是疏於照顧而損壞不得不放棄,40多年的老房子,也到了要全身檢查的時候了,其實我很喜歡現場的磨石子地板,但因為前住客沒好好照顧使地板污染嚴重,如果手上有老房子的朋友們,可以想想怎麼和老空間創造出新生活,在新舊對話玩味間(可以省下不少錢),讓人更珍惜手上擁有的一切。在充滿期待下,開工!
把老舊的地方通通拆掉,壁癌、磁磚、木隔間、不平整的牆、所有管線
在拆除的過程,看似單純的工作其實也要經過規劃,視未來的材質面做不同的修整
舊有的門窗都一一拆除
快完成的牆面,還會做最後的修整
縮短敲打的時間,減少對鄰居的打擾
舊的管道間開孔太低重新冼洞,水電工程同時進行
在拆除比較有年紀的房子時,考量到屋子結構,舊的結構牆不將管路埋進去,之後直接用水泥覆蓋
將不平整的牆面修平後,泥作師傅拉線準備打底,反覆確認打底後的完成面厚度和牆面的直角
第一層水泥粗底完成,再次確認牆面是否水平直角(瓦斯管查驗是否有漏瓦斯,確定無安全問題延用)
浴室的部分打底完成,之後施作防水
立框時一定要預留泥作填縫的空間,周圍灌住水泥,水泥確實填滿的窗框隔音性一定比較好
木作進場下角料
天花板高度配合燈俱升到最高,冷氣排水管一律使用有保溫披覆的管材
落地門進場,之前是用帆布蓋住,不用擔心下雨天雨水滲進來
用雷射水平儀再次確認水平
從原有的欄杆處再加上防盜窗,外推的深度和隔壁平行,30-40左右的深度使陽台走道舒服很多,也可以種滿滿的小盆栽
客廳背牆貼文化石,這是在一開始就設定好的材質,選了這款較有凹凸不平風化面的款式,完成的感覺會更加自然
師傅抹完縫我做最後的修飾,縫一條一條的處理,文化石填縫方式不同完成效果很不同,這裡想呈現出很天然的自然面,在燈光下,凹凸面會更加明顯
油漆全面的批土
房間另一角度
大衣櫃做了許多的抽屜、褲夾和活動層板,每個人的穿著習慣不同,在規劃時充份的討論,完成後能更加貼近生活,衣櫃上方的空間也不放過,只要能利用的空間都想辦法不浪費。
客廳和臥房之間是書房的位置(現在是可愛女兒的房間),走道的另一側做了整排的收納櫃,一直延伸到房間內的衣櫃,收納高櫃也將原本梯型的格局修正
油漆工程披土完成,一字型的長動線機能切割一半,一邊是生活空間一旁是收納牆(雖然收納量很大,但據說很快就被塞滿滿)
衣櫃完成囉,用材質做上下的區分,小空間可以參考無把手的設計空間看起來是不是很清爽呢
適當的切割搭配柔和的燈光,文化石也漆上清爽的白色
超耐磨地板施工
地板的施工法確實,每個品牌地板提供不同的收邊方式,配合現場做出不同的選擇
入住後的一次簡單小紀錄,看貓咪懶洋洋睡著的樣子是不是十分享受呢,喜歡他們夫妻營造家的生活感,看到照片自己彷彿感受到那份溫暖,
在這個小小的家庭裡,每天似乎都發生著很有趣的故事。